随州网»论坛 随网论坛 市民之声 【寻觅】第10期:随州最后的市井味道,留在了棉纺厂的筒 ...
【必看】随州网APP新手指南!商家信息发布指南2019,随州网最新招聘信息
随州生活百事通随州网标签出炉,快来看看你是什么标签?《版主手册》申请版主的快来哟
12345下一页
返回列表 发新帖
查看: 77242|回复: 56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【寻觅】第10期:随州最后的市井味道,留在了棉纺厂的筒子楼!

  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发表于 2016-10-22 17:2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小永远 于 2016-10-22 17:32 编辑


随州有着一条神奇的马路!
右边是繁华的高楼大厦,
霓虹灯、大广场......
左边的淳朴一如当初,
红房子、筒子楼......


隔着一条马路,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生活!
这,可能得从老棉纺说起...


我走进马路的左边
去寻觅岁月烙的印

唤醒记忆的红房子

住过红房子,会说随普,家里随便就能找出白口罩、小纱剪,嗯,这一定就是随州正宗的棉纺人!以前听人说过男不进钢厂,女不进棉纺,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,能进到棉纺厂上班是一件特别傲娇的事,毕竟那时候铁树集团还是国企,而我的父母也曾是棉纺的职工,我也算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棉纺人。

就拿这“筒子楼”来说,在那个年代能住上这样的红砖房,有自己的一个小家,人们就已经非常满足了。虽然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,面积狭小、厨房和卫生间还得公用……在爷爷奶奶辈的别墅就是现在的楼房,而咱们这辈的别墅就是那会的红房子。


而作为棉纺人,他们大多数都曾住过这样的房子。人们在这里长大成人,生儿育女,有的甚至三代共住在一个小小的单间里。曾经,我也在这十几平米的房子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。如今,低矮狭小的筒子楼,将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,所以趁着它还在,我迈着轻盈的脚步去探访——随州城中央最后的“老社区”。


穿过一条漆黑短促的甬道,一栋栋带着浓重怀旧情愫的“筒子楼”,一幕幕熟悉的景象便出现在眼前。离开这里十几年的我,深深的感受到这里已渐渐的“老”去。社区老年化严重,年轻人们逐个搬了出去,留下的可能还是最初的老铁树人。静静的看着他们悠闲的聊着天、玩着牌......
筒子楼最后的房客们

▲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里还多了不少后来的租客。坐在家门口缝衣服的奶奶告诉我,最后面的小房子都基本都租出去了,房租在80到150左右。虽然条件艰苦,可大伙都开心地生活着。

▲赵师傅,就是典型的租客,5年前来到棉纺社区,开起了配钥匙的小摊。

▲小卖部还在,只是是老爷爷的白发更多了,回忆起当年,还是依旧感慨不已。

▲段大爷,70岁。在这里摆起小摊卖布鞋,牌子上写着10元、20元,这些鞋子每次都是儿子去帮忙去批发的。

▲这个奶奶和老伴儿算是这里的第一批房客了,孩子们长大都搬离了这个家,他们却在家门口建了一个小花园,奶奶说没到花儿盛开的时候,就会有很多小姑娘来拍照。

▲徐奶奶,64岁了,抱着孙女坐在巷子口,笑容里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。

▲如今的筒子楼又迎来了一批小小的居民,虽然不知道他们还能在这里居住多久,但是身后的筒子楼会是他们生命中珍贵的记忆。

▲这里曾是无数小朋友玩耍嬉闹的小花园,如今已成为老人们闲聊散步的好去处。看到如此有爱的场景,我也多想和那些儿时的玩伴儿们在这里来叙叙旧。

▲最令人怀念的是和谐的邻里关系,住在“筒子楼”里,不在家时家里来了亲戚,没事!邻居会热情地请进屋坐坐,家里老人突然发病了,没事!只需喊一声,全楼的人都会跑过来帮忙。


▲要是上班出门前忘了收被单,没事!遇到风雨邻居肯定会帮着收回去。“筒子楼”里洋溢着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温情。


充满年代感的老物件






伴随长大的学校


▲那个年代,似乎每个大一点的厂,都会有长子校,棉纺厂也不例外。从铁树幼儿园,到小学初中,曾经还有过高中。



▲于是,不少棉纺的娃从幼儿园就是校友,一直到中学。而我也从幼儿园一直到08年初中毕业才离开。(欢迎校友加我微信:szwch716)

美好的背后是危房


生活就是这样,一花一叶一菩提,一砖一瓦一人生。红房子是我们共同的回忆,是姥姥、奶奶家的方向,回忆里很美,看上去很棒,但仅仅是在回忆里,是看上去。


因为,当你真正走进这些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红砖房,已感觉不到当年住在这里的人们自豪和舒适。墙面开始脱落,用电不安全,房体不再坚实,甚至有的筒子楼已成了危房。时间的尘埃仿佛试图慢慢掩盖这段时光。


老房子都有个“缺点”就是采光不算太好,很多时候大白天也需要开着灯光。有时候为了节约电费,他们就会把菜拿出来摘、淘米也是在门口。


不时透过楼道能看到,“筒子楼”外新修的高楼,与这里形成鲜明对比。“筒子楼”内的“老”房客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方式,却依旧淳朴而宁静。连年房价居高不下,老社区里的老人家们盼望着能有有身之年,住进对面的高楼大厦。他们跟我聊的最多的,就是什么时候能住上新房子。

我从白天走到黑
感叹马路对面的繁华
马路左边,在夜时沉睡; 马路右边,在黑夜降临时苏醒,霓虹闪烁。


天已渐黑,越往出走,霓虹就愈发缤纷。老棉纺社区和对面的齐星花园大润发,仅仅是一条马路的距离,人们的生活却不是一个节奏。此时的老棉纺社区已然睡去,而这里的生活才刚刚开始。


夜生活,仿佛霓灯一亮,就有着无限的吸引力。穿梭在城市中的男女老少不约而同的聚集在这个大广场上了。


后记:当我经过这些久违的老地方时,还是会发出微不可闻的感叹,因为离开好多年,楼下小卖部的老板已经不认识我了,场子里聊天玩耍的老人孩子也没有熟悉的面孔,街道两旁的曾经茂密岑蓉的大树不知何时被砍掉......但只有真正的棉纺人知道,在面目全非的城市中用着十年如一日的模样,保留住了所有人的青春回忆。我想,我一定还会再来到这里寻觅更多的老故事。


评分

参与人数 5金币 +52 贡献 +52 收起 理由
女兵班的男班长 + 15 + 15 赞一个!
清心可以 + 20 + 20 费心了!
毛毛毛雨 + 5 + 5 赞一个!
贝贝虎阿福 + 6 + 6 很给力!
小酒窝 + 6 + 6 很给力!

查看全部评分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7
发表于 2017-1-3 00:37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莹莹姐姐的 发表于 2016-10-24 14:06
我家三辈人的记忆啊!爷爷奶奶是厂里离休老干部,爸妈和叔叔都是厂里职工,而我是厂子弟~从出生我就住在棉 ...

里面有我的朱老师

来自随州网APP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6
发表于 2017-1-3 00:32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我是棉纺子弟,棉纺是我生长的地方,幼儿园,子校,都是我生活过的地方,有我太多的回忆,在照片上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,每次回到厂里,总是能听到叔叔阿姨们亲切的呼唤〞三儿,你回来了!〞看到他们我也倍感亲切

来自随州网APP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5
发表于 2016-11-4 17:12 | 只看该作者
希望作为文物保留下来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4
发表于 2016-11-3 08:1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舜井大道的房子好多历史悠久了,什么时候能换新面貌?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3
发表于 2016-11-2 23:29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
可以加我微信285971371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2
发表于 2016-11-2 12:50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莹莹姐姐的 发表于 2016-10-24 14:08
我这有个视频是以前的老棉纺

可以发给我吗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1
发表于 2016-10-28 11:09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天生街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0
发表于 2016-10-25 23:27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只记得小时候去棉纺澡堂洗澡,就有人说棉纺滴女滴骚鹅造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9
发表于 2016-10-25 22:03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拜倒在楼主的小石榴裙下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8
发表于 2016-10-24 19:54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为什么棚户区改到那里去了,伤心下岗职工宿舍,棉纺制造厂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7
发表于 2016-10-24 17:51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回忆以后也将只能是回忆了…感谢那些我们都曾经历的时光味道

来自随州网APP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6
发表于 2016-10-24 16:30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曾经的辉煌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下一页 »
12345下一页
返回列表 发新帖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合作伙伴|手机版|小黑屋|广告报价|联系我们|本站简介|无图浏览|随州网 ( 鄂ICP备11019817号-1 )

GMT+8, 2025-9-3 13:3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9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